*近让人们感到嗖嗖寒意的,除了全球股市的巨幅震荡,还有香港楼市持续下滑。现在,中国大陆一线城市楼市看起来依然是美好的,2015年房子都卖得很火。但在去库存的大势之下,2016年楼市生死难料!看,政府终于忍不住救市了!
楼市再迎**政策。2月19日,财政部等三部门发布文件,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营业税。意见表示,对个人购买家庭**住房(家庭成员范围包括购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契税。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深圳市暂不执行上述政策。
*近政府救市手段频频:2月2日,央行发布公告,在不实施限购的城市,居民**购买普通住房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原则上**首付款比例25%,各地可向下浮动5个百分点;对有1套住房且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的居民,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普通住房,**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30%。
民生宏观对此发表评论表示,**,为什么出台文件?结构性的降低交易环节税费、增加持有环节税费是房地产政策调整的大方向,有利于支持合理购房需求,加快去库存。
第二,怎么做?下一步还有继续推出房地产去库存政策,个人所得税等交易环节税费有望进一步调降,**住房银行也有望提上日程,降息可能性不大。
第三,房价影响?主要是对冲地产下行,去库存,不会带来全国性的房地产上涨,但一线城市在政策放松预期、信贷放量的带动下可能继续强势,尤其是北京这样在上一轮上涨中相对滞后的城市。
第四,经济影响?仅靠房地产不可能改变经济下行趋势。一是销售回暖是局部的,不可持续。二是库存太高,待售+在建超过60亿平米,销售很难传导到投资。
楼市大变在即?房地产行业或无力反弹
政府出手“救市”,救的不是股市,而是处于危机时刻的楼市。从中央到地方,“救市”行动正在大规模进行。中国楼市,俨然到了*危险的时候。
春节前,央妈将非限购城市的首套房首付比例降低至20%,春节后又提高了住房公积金的存款利率,意在鼓励工薪阶层缴纳公积金,进而**楼市交易。这是中央层面的“救市”行动,可谓紧锣密鼓。
而地方政府,房地产去库存已成“政治任务”,江西、内蒙古、福建、重庆多地省政府近期纷纷已出台文件,某种程度可视为“救市”宣言。江西省政府更是提出,要对去库存效果不明显的地方官进行问责。
“救市”运动越轰轰烈烈,某种程度越说明房地产行业的疲乏无力。
其实,不仅是大陆,香港的楼市同样阴云密布,春节后香港一片住宅用地楼面价拍得 19880港元/ 平方米,相比较5个月前同地段同用途的地价竟暴跌七成。这当然是比较极端的例子,但它反映的基本局面是,香港楼市也充满了悲观信号。
在经济周期整体往下回调的趋势下,楼市必然受到拖累,非人力所能扭转。目前,从中央到地方正在展开“救市”,如何看待不同地区的房价走势,下面两点值得注意:
1。北上广深依然实行限购政策,因其自发需求旺盛,楼市仍旧坚挺,不需要政府救市,未来一线城市的房价必定是总体稳中有进。该买的,现在就可以买。
2。在库存严重的三四线城市,即使地方政府极力鼓励买房,但如果当地经济乏力,高质量的就业机会有限,留不住人,其“救市”行动很可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这些地方的楼市,风险太高。
在中国大陆去库存的呼声下,你以为去国外买房就能赚钱了吗?错错错!别再去加拿大和美国买房了,香港将是个好选择!
面对降至25年来**水平的住宅销售,香港房地产商为了促销,正在用iPhone手机和红酒券来吸引买家。不过这些小花招并不管用,他们竭力想要避免的降价或许已经是仅剩的选择。
多数购房者并没有因为开发商的种种优惠而上钩,因房地产分析师预测去年9月以来下滑11%的香港住宅价格今年将进一步下挫,跌幅**将达到25%。
不过尽管房屋交易量大幅下滑,但房价较近期的高峰仅下跌10%。但是卖房者尚没有绝望到抛售房屋的地步,因此房价目前相对比较坚挺。
回顾下历史,香港房价自2003年的谷底已经上涨370%,并在去年9月达到顶峰,之后开始回调,主要原因是房屋供应的增多以及内地经济增长的放缓。地价的下跌将*终导致房价的下跌,而房价下跌是市场负面情绪的主要指标之一。
更糟糕的是,如原油市场一样,香港市场的房屋供应正快速增加,这给房价带来了下行压力。香港政府1月13日提高其5年新房屋供应目标至97100套,之前的预测为77100套。
下一步也许就是直接降价。由于担心会引起房价跌幅加重的预期,开发商一直不愿意采取这一手段。
高力国际香港公司副董事总经理Antonio Wu表示,显然,无论是终端买家还是投资者都不着急,他们知道房价可能会进一步下跌,与如今价格相比还会有更大降幅。如果房地产商真的想卖,确实需要降价才能提振销售。
恒基地产、信和置业和九龙建业等香港地产商一直没有公然降价,只是采取多种优惠手段,通过抵扣印花税和其他促销形式,*多提供20%的买房折扣。由于需求疲软的同时新屋供应激增,这个策略似乎越来越发挥不出作用。
目前尚不清楚谁会是房地产泡沫破裂**的受害者:近期香港的地皮都被内地房地产开放商所投的。香港本土的房地产公司并不是很积极。本土房地产公司正在努力消化自己的库存,本地开发商给予新客户的折扣已经超过12%。
然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里昂证券房地产研究主管Nicole Wong表示,香港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裂尚没有完全开始,因为中国的房地产公司将香港房地产市场当作规避内地资本管制,存放离岸资金的场所。Wong表示,大陆地产公司的出价要高过香港本土公司,因为他们有更低的边际利率,此外因为人民币的贬值,这些公司希望将自己的资本存放到离岸的市场中。
人们可以想象,全球没有比香港更加合适中国内地公司存放资金的离岸场所,而且这些地方是尚未被中国政府冻结的。
同时令人讽刺的是,香港房价的走低是在2012年香港房价上涨导致贫富差距扩大带来争议后,香港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稳定市场房价措施的背景下发生的。是的,政府现在可以解除这些措施,但是房价现在已经开始下跌。包括美银美林的Raymond Ngai在内的房地产分析师预计,香港政府将会放松之前的措施以希望**房价的反弹。
但是,可以完全肯定是房价崩溃将远比目前的情况更加糟糕。标准普尔公司发布研报表示,香港房价已经下跌10-15%。标普表示一旦香港房价下跌幅度达到30%,标普将会下调香港房地产公司的评级。根据标普追踪的记录显示,香港房价暴跌50%是几乎可以肯定的事情。
香港房地产泡沫破裂的*终受益者将是香港本地居民,因为房价终于将再次降至香港居民能承受的水平。根据住房负担能力调查的2015年第三季度的调查数据,香港是全球87各主要城市房价*贵的城市。香港房价中位数是香港人税前年收入中位数的19倍,去年这一数字为17倍。
现在购房者不用再去加拿大和美国买房了,香港将是个好选择。
救楼市,**的“核武器”是什么
2016年,是中国楼市去库存的关键年份。稳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楼市,这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那么,**现在手里还有什么牌,可以用来救楼市呢?
1、继续降准、降息。
“降准”的全称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其实质是增加货币供应量(也就是老百姓(603883)说的印钞票),直接结果是导致M2增速提升。2015年全年的增速,可能也是*近几年**的。年初的时候,政府工作报告给出的预测是12%左右,现在看来大大增加了。
降准是增加货币供应量,降息是引导市场利率走低。其结果,都是增加市场流动性,这些流动性不去股市、债市就去楼市。预计2016年会有两次左右的降息,每次0.25%;大概有四次降准,每次0.5%。如果人民币贬值速度偏慢,则热钱外流加快,降准次数会增加。
2、继续降低首付
目前,非限购城市的首套房商业贷款,首付比例基本上都是25%,肯定会下调到20%。此外,非限购城市的二套房、三套房的首付,也有望下调。这其实就是给楼市加杠杆。**现在对楼市杠杆比较警惕,但*终又不得不加杠杆。
3、开发贷款有保有压
楼市不景气,央行会给开发商贷款放水吗?我的判断是,有保有压。因为**想推动三四线城市降房价、去库存,同时推动房企重组、去产能。所以,对于一些房企肯定会收紧贷款,促使其降价或者接受重组。而一些大房企,可能获得更加宽松的信贷支持。当年煤炭行业重组时上演的一幕,可能在房地产领域重演。
4、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
改革包括几个内容:**,将更多的人纳入住房公积金体系,享受低利率房贷,比如农民工、个体户;第二,放宽使用限制,可以异地使用,家庭成员、近亲绑定使用;第三,推进“住房公积金质押贷款资产证券化”,其实就是给住房公积金加杠杆,相当于给刚需购买者发放更多的补贴。
5、购房入户、减税、财政补贴
除了部分核心城市,大部分城市的落户条件会放宽。在三四线城市,对刚需购房者会有力度更大的减税、财政补贴等政策出台。
6、政府购买积压商品房
在一些城市,政府或许会用现金、土地补偿等方式,向开发商购买积压的商品房,用来做棚户区改造的安置房,政策性住房等。对于低收入阶层,会先租后买,以租金抵房款。
7、改变**,调整容积率,甚至回收拍卖出去的土地
对于已经拍卖出去的住宅用地,如果销售前景极其不乐观,政府会接受开发商的申请,调整**,降低容积率,甚至回收没有动工的土地,消化潜在的库存。
8、鼓励个人和企业成立房屋租赁公司
此项政策在2015年年底已经宣布,但尚未落地。未来在非限购城市,会鼓励个人、企业大量收购积压商品房,成立租赁公司,为社会提供租赁房源。这意味着,**承认了购房者的投资性需求。这类租赁公司在获得贷款、税费等方面,可能获得**的支持。上述政策里,货币政策是**的“核武器”,管理层会控制力度。但如果市场坏到一定程度,M2增速可能会达到一个比较高的程度,二套房、多套房贷也许会降低到接近首套房的程度。到那时,房价这条搁浅的船,可能会被波涛汹涌的人民币托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