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工信委深入贯彻“工业兴市、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始终把抓工业招商和企业服务放在**位,深入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全力做好企业服务各项工作,有效推动工业招商项目落地建设。
一、工业项目落地情况
2015年以来,全市共签约引进工业项目371个,计划总投资1013.5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62个,计划总投资971.46亿元。目前已开工项目217个,其中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17个。广州驻点招商、现代装备制造业招商小分队招商以及市工信委部门招商共签约引进项目26个,计划总投资190.12亿元,目前开竣工项目21个,总投资133亿元。
二、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分秒必争狠抓项目落地,夯实工业发展基础,创造项目建设的“贵港速度”。在推进华奥新能源汽车项目落地建设过程中,市工信委主动出击,争分夺秒,积极向自治区工信委和**工信部汇报,争取上级支持,充分利用工信部汽车生产资质迁址更名的窗口期,抓住转瞬即逝的机遇,协助华奥汽车公司顺利迁移客车生产资质到我市;同时,作为华奥项目建设协调牵头单位,制定了重点项目推进协调机制,会同其他有关单位对项目建设提供全过程、全方位“保姆式”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各项问题,并争取到自治区政府投资引导资金2亿元支持。华奥新能源汽车项目从开工建设到竣工投产,仅用了9个月时间,创造了项目建设的“贵港速度”。
(二)及时出台一批政策措施,积极抢抓发展机遇,形成产业集聚的“贵港速度”。为加快培育发展新能源电动车产业,我委组织编制了我市新能源汽车及新型电动车发展“十三五”**,牵头制定《低速电动车生产管理暂行办法》《低速电动车公告管理办法》《加快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通过加强产业**、组建电动车检测中心、强化产业链招商、成立中国—东盟电动车行业协会、加强对外合作、搭建电动车集群服务平台等途径加快电动车产业发展,推动电动车企业在我市快速集聚。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初具规模,已累计引进电动车企业63家,形成了产业集聚的“贵港速度”。
(三)着力构建快速反应机制,强化行政服务效能,打造服务企业的“贵港速度”。深入开展“市长服务企业接待日”“企业服务量化年”活动,主动帮助企业解难题、破瓶颈、促发展。建立了联络员制度、厅级领导及市直部门挂点企业服务制度、企业问题快速反应机制,通过“贵港企业服务”微信平台和微信办公群,我委可以随时与各企业沟通联系,做到及时主动发现问题、及时主动解决问题、及时主动协调问题、及时主动报告问题。2016年累计为235家企业解决336项问题,有效稳定企业生产和投资。通过提高服务企业意识,转变工作作风,提供“金字招牌”服务,打造了服务企业的“贵港速度”。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继续深入开展工业招商,推进工业增量扩张。针对新能源汽车、电动车、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和农产食品加工、林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配套及产业链延伸,强化产业招商和以商引商,瞄准珠三角、长三角等重点区域、潜在企业和优质项目,实施精准招商,力争引进一批好项目、大项目。
(二)继续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加快项目投产达产。重点推进华奥、腾骏、贝丰国际等列入自治区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强化跟踪服务,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力争赛尔康项目9月份竣工投产,华奥二期项目年底投产,腾骏项目按“3个1”目标推进。
(三)继续抓好企业服务扶持,持续优化投资环境。深入开展“企业服务量化年”、“市长服务企业接待日”等活动,聚焦融资、土地、用工等“老大难”问题,切实破解企业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企业问题快速反应机制,切实做到“四个及时主动”,确保企业反映的问题得到快速有效的反馈和解决。
(作者:杨宗桂 市工业和信息化委主任、党组书记)
(申明:本文为转载,仅为更好地传播信息,别无他用,如涉及侵权,请尽快与我们联系删除,谢谢!)